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发展大会暨2025全球肉牛数据交易大会纪实
2025年11月7日,“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发展大会暨2025全球肉牛数据交易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大会由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上海黄浦江南品牌文化促进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安徽云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大会作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点配套活动,以“品牌引领 数链全球”为主题,聚焦破解全球肉牛产业供需对接难题,探索以数据赋能品牌升级的新路径。

出席大会的领导与主要嘉宾有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程路,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罗清,长宁区副区长赵永尊,通辽市副市长白立柱,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欧阳海洪,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驻沪办经济合作协会理事长陈邓华等。

开幕式上,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罗清在致欢迎辞中表示,长宁区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所在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进博会溢出效应的重要承载地。希望大会助力长宁成为长三角新质生产力与品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期待全球肉牛资产交易服务中心以及世界各地肉牛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机构能够落户长宁、汇聚长宁,成为长宁的世界品牌。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程路在致辞中指出,面对机遇挑战,中国肉牛产业应在全球舞台上做出更大贡献,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激活三大关键引擎,第一是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民营企业是中国肉牛产业的中坚力量,我们需进一步为民营企业松绑赋能,支持其在育种创新、品牌建设、国际合作中担当主角;第二是构建和融入多层次国际合作联盟,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协同发展方为方向;三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技术,在养牛产业上游端、中游端和消费端发挥作用,使生产者能够科学、高效地发展养牛产业,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在致辞中指出,一是建立统一的全球肉牛数据标准与互认体系;二是深化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三是创新“数据+金融”服务模式,激活交易活力。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在致辞中强调,建设全球数字肉牛交易服务平台,既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服务农业强国战略的责任担当,也是数字赋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通辽市副市长白立柱在致辞中认为,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高地,也是肉牛消费和进口的重要市场。此次大会在上海举办,为我们对接国际资源、深化区域协作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赵永尊作长宁区投资环境推介,向与会嘉宾展示了长宁区域特色产业、营商环境与多元文化魅力。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的唯一中心城区,长宁全域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一核两带”,是大虹桥发展的核心节点和重要桥头堡,可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长宁诚挚邀请企业家朋友与产业机构共享长宁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在主旨演讲中,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畜牧工程所)所长、研究员丁小明以“建立健全涉农资产评估体系”为主题,认为涉农资产是农业农村核心生产要素,是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涉农资产评估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基础工程,是打通资源变资本的最后一公里,是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构建肉牛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平台,要实现产业资源、养殖加工、流通营销、产业监管和产业服务等功能,提供肉牛产业链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安徽云尖科技董事长杨艳军以数字资产交易促进全球肉牛资产流通为主题,认为推进全球肉牛数字资产交易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不是简单的交易撮合,而是创新服务的集成商和产业价值的共创者,是一个以服务为灵魂的产业生态,不会替代产业链任何角色,而是集成最前沿的技术与服务,成为大家身边最可靠的“数质合伙人“,让每一头牛的价值都被精准衡量,让每一个市场机会不被错过。

本着重塑“全球牛肉交易透明化”的初心,在大会现场300余位来自政府、金融机构及国内外企业代表的见证下,由安徽云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共同打造的“全球肉牛数字资产交易服务中心”平台举行了启动仪式。平台定位于“产业赋能者、交易结算专家、金融连接器、品质守护官、政府智库专家”,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养殖、加工、贸易、金融、消费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数字服务,旨在把活牛转化为可确权、可定价、可流通的数字资产,首次将“数据+金融”模式系统引入肉牛产业。

来自巴西、阿根廷、新西兰、老挝等国的肉牛供应链企业与国内内蒙古、新疆、上海、安徽、河南等省市的龙头企业共同组建“肉牛产业数字资产国际联盟”。联盟将推动建立跨境数据标准、共享溯源体系及碳足迹评估模型,计划到2027年实现覆盖数十个国家的目标。

安徽云尖科技联合通辽城市发展集团、广州启开鸿科技又发布了首款“牛保姆”智能养殖机器人。该机器人具备AI动态识别、24小时环境监测、精准投喂、疾病预警等功能,可替代30%以上的人工巡查工作量,无论是从溢出效应和观赏感觉,一下子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眼球,也标志着传统的养牛产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数智型转型升级。

首场圆桌对话环节以“数字化赋能肉牛产业未来”为主题,参与对话的专家、企业家有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沈桂龙,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总经理屈林,段和段(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律师事务所主任郭国中,云南振途信息科技公司CTO张晨,上海数据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翔。他们分别围绕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产业的中小主体对接、产业数据合规使用、产业数字化技术的迭代方向等方面,多维度剖析了肉牛产业数字化的赋能路径。

在以“肉牛产业区域化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场圆桌对话环节,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秘书长陈军,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詹宇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畜牧工程所)专家王一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一乡一品传播中心总监吴兴民,分别针对我国肉牛产业区域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以精准传播策略让区域肉牛品牌跳出“产地标签”、如何通过区域协同打通全球肉牛数据体系等方面,为肉牛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发展大会暨2025全球肉牛数据交易大会纪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